娄星区文化旅游产业情况汇报

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 时间:2018年06月28日 【字体:
  

  文化旅游产业是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现将我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娄星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历史文化类旅游产业

  1、由名人故居、名人生活轨迹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开发出来的文化旅游。有世界著名医学家,成功研制了预防小儿骨髓灰质炎疫苗的李振翩先生,在家乡万宝镇的李振翩纪念馆和振翩学校;有红军虎将贺国中故居、前中央军委卫生部长姜齐贤故居,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培训基地;有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题名的“天籁岩”;有茶园镇刘蓉故居“养晦堂”等。

  2、由古寺庙、道观为主题开发的宗教旅游。娄星区是一座宗教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天籁寺、大雄宝殿和圣帝庙为核心的仙女寨生态旅游区,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现为娄底市佛教协会会址的天王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澄清塔等。水洞底杨材山紫金寺座落于水洞底镇西北部,四面环山,山崇岭峻,林茂花香,地势险峻,风景优美,杨材山紫云峰,属衡山第十九峰,人称南岳不二峰,远眺可见娄底,形似莲花座,神似祝融峰,山上林木葱郁,唐时建有庵堂,曾三次遭毁,现是第四次重修。还有双江洪家山的芙蓉寺、杉山乌石峰的观音殿以及涟水河畔的古天王寺等等。

  (二)社会文化类旅游产业

  1、民俗文化类旅游产业。娄星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万宝镇的“划喜船”、蛇形山镇的杖头木偶戏、水洞底镇的宗祠文化,以烙铁为笔、以烙痕为墨,自成一派的谢禹饶烙画,秉承传统手艺、已有百年制笔历史的青云阁笔庄,致力于非遗发掘的海文非遗馆等。万宝镇垭古村“划喜船”活动和蛇形山万乾村木偶戏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并分别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的端午节前几天,万宝镇垭古村傅家湾的村民自发举办了“划喜船”活动,迎接端午节的到来,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网等多个媒体报道此次活动,还有中国政府网、中国文明网等众多网站转发。

  2、农家文化旅游类产业。主要是以我区的乡村旅游为主,让顾客品味农家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目前全区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有三和农庄、神农山庄、文正湖度假村、莫言醉农庄、凤凰山庄、奥达生态农庄、铜鼓山寨、双江水库山庄等。

  3、休闲娱乐旅游类产业。我区主要以品牌音乐酒吧、歌舞厅等为主,据统计,我区目前有KTV、美容美发城、游戏厅等娱乐服务场所310多家,其中歌厅达到120余家,形成吉星路、月塘街歌厅一条街。

  4、社会文化设施类产业。以涟钢为基础的工业旅游,以娄底市体育场馆、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城市建设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业。

  二、娄星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不优。我区文化旅游资源品类多,各类的资源都有,但是我区还没有有一定发展基础、知名度高的人文景区,也缺乏历史悠久、可开发价值大的资源。

  (二)观念不新。文化旅游与自然旅游相比,资源不是发展文化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创新的思路和创意的理念也能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然而,我区很多旅游从业者仍认为非得有历史文化积淀、风景名胜或是鬼斧神工般的自然造化才可以开发旅游,但国内一些旅游新秀城市,证明了人文开发、再造景观,休闲度假等等都可以做好旅游文章。

  (三)基础不牢。虽然我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不少,但是开发营运还处于起步阶段,红色旅游景点、宗教场地等资源还处于开发保护阶段。同时,我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也不全,我区还没有定点文艺演出场所、实景剧场、野生动物园、海洋馆、主题乐园等休闲娱乐场所,现有娱乐园的设施老化、内容不多;旅游文化商品更是我区文化产业的“短腿”,目前我区缺乏开发旅游商品的龙头企业,深加工不足,文化底蕴不深,地方特色和民间艺术特色不鲜明,缺乏知名品牌,也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购物场所。

  (四)体制不顺。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部门非常多,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旅游部门能够直接实施管理的只有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其它方面的管理职能,则分属于与之相关的不同部门。在旅游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旅游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而娄星区与市旅游局、万宝新区存在管理体制机制模糊的问题,这样造成部门分割、多龙戏水的局面,旅游产业链上相关管理部门联动不畅。

  (五)资金不足。我区每年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远远低于全区旅游发展所需的费用。2017年的《娄底市旅游行业娄底市县市区旅游业发展年度考核评分细则》中要求,旅游专项资金至少要200万以上,我区仅仅安排了50万,新化、涟源是1500万,冷江、双峰是500万。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区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开展媒体、广告宣传,市场开发,承办文化旅游节会活动等。

  三、近年来娄星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落实情况

  娄星区近几年逐步转变思想,创新思路和方法,力争将娄星区打造成为全市的休闲旅游中心,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抓项目,增强旅游产品供给。

  积极争取入围省重点旅游项目。2018年,为申报湖南省精品旅游重点县,娄星区全面搜集资料,精心编制申报文本,旅游局长亲自现场答辩,终于入围湖南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并获得省专项补助资金400万元。另外,仙女寨也入围2018年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并获得省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

  积极创建3A级景区。我区目前还没有一个3A级以上景区,为适应当前娄底旅游需求旺盛的发展趋势,我区正在全面推进洪家山森林公园3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2018年分别邀请市局和浙江大学工商学院的王国安教授对洪家山森林公园创3A进行调研和指导,目前创建规划已通过初审。

  积极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2017年三和农庄成功创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文正湖度假村、莫言醉农庄、凤凰山庄、奥达生态农庄、双江乡村酒店等5家乡村旅游酒店成功创建湖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今年我们将新创4A级乡村旅游点1-2家,3A级6家。

  积极引进旅游投资项目。一是引进回龙湾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目前已到账250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道路、水利及950亩百果园建设;二是引进洪家山生态公园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打造一个集健康农耕观光体验、田园亲子、主题度假、生态游乐、户外拓展为一体的专属主题生态公园,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和土地流转,2018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三是5星级乡村旅游点三和农庄扩建项目规划设计完成,正在与政府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2.抓宣传,打造“娄星旅游”新品牌。

  加强了与农业、文化、体育以及主流媒体合作力度,通过体育赛事、乡村旅游节会、新闻媒体等渠道营销打造“娄星旅游”品牌。一是成功举办了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今年3月区人民政府成功举办了娄星区乡村旅游文化节暨油菜花节,把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有机融合起来,以特色农业带旅游,以旅游宣传促发展,充分展现了孙水河流域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提高了娄星休闲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后,大批的自驾车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掀起乡村旅游的热潮。节会期间,为当地村民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为推进旅游扶贫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5.19中国旅游日组织开展了"食通"杯枇杷文化旅游艺术节,举办了吃枇杷大赛等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区落地生根。二是圆满完成了“湘军故里 传奇娄底”娄底旅游推介会宣传资料及宣传片的制作。三是在新闻媒体、网络、报刊等投放宣传文稿、宣传片,今年上半年向市局上报各种信息十余篇,被采用8篇,同时被省旅发委采用3篇;开通“娄星旅游”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形成了“时时有新闻,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发展格局。

  3.抓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加大旅游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为严厉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安全生产工作,2018年上半年,我局每月不定期去所管辖的酒店、旅行社检查2到3次,每次出动6-8人,1到5月份组织检查活动14次,出动检查人员30人(次),检查旅游企业13家,对发现需要整改的地方要求其及时整改到位,并上报整改情况。二是积极组织鸿源紫荆、清泉大酒店等旅游饭店参加全市旅游饭店行业服务技能竞赛,引导和促进全区旅游饭店提质增效,带动全区饭店业服务品质和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三是组织各旅游企业开展文明旅游创建工作。结合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营造旅游行业文明创建浓厚氛围;积极组织旅游行业人才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我区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

  四、关于加快娄星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娄星区还需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旅游精品、壮大市场主体、完善产业体系为目标,着力把娄星区构建成全市的休闲之都。

  (一)转变思想,理清思路,形成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合力。

  娄星区发展旅游业要转变思路,坚持与周边县(市)错位发展,坚定走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子,要“乘”全市旅游发展大热的势头,逐步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块重要拼图。这就要求娄星区既要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又要向社会各界人士、企业、旅游项目建设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对娄星区旅游发展的信心,从而形成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市场运作,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市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凸显。娄星区文化旅游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开展资本运作,大力开展文化招商。娄星区要在准确定位、突出主题的基础上做好规划,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市内外各类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经营权等形式,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打造一批高端的文艺演出场所、实景剧场、野生动物园、海洋馆、主题乐园等娱乐场所,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比如,加快洪家山森林公园建设,完善基础上设施,丰富娱乐内容,把洪家山打造成市民周末出游的好去处;要加快双江、杉山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高起点规划,突出乡村休闲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仙女寨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整合浒石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大科名俗风情一条街,做足宗教观光、餐饮和购物特色;要加大对三和农业、文正湖等企业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龙头企业;要推出一批特色的餐饮、特色小吃,开发一批纪念意义明显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精品的一日游线路,等等。同时,还需加强宣传营销,加快建设现代宣传营销模式,积极引入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另外,还要建立对外合作长效机制,依托全市良好的旅游发展形势,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形成“区域协作、集群出击”的强劲态势。

  (三)加大扶持,突出重点,优化文化旅游发展软环境。要根据文化旅游发展的特点,结合文化旅游市场的特征,要及时的出台市场急需的相关优惠政策,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上加大扶持力度,快速打造出一批龙头文化旅游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对经营规范、验收合格、考核成绩优异、信誉度高的文化旅游服务企业实行考核激励政策,以奖代投,以调动广大经营户上规模上档次的积极性。税务、工商、卫生、物价、公安、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加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治安、物价、市场秩序、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与管理;简化文化旅游相关项目的审批手续,对服务性收费进行适当的优惠或减免。

  (四)创新管理,做优服务,积极打造娄星文化旅游品牌。旅游的管理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娄星局要创新管理,理顺市区两级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旅游执法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让游客放心消费、满意消费。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以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要加强旅游环境整治。加强环境卫生、市场、交通的管理,严厉打击黑导拉客、宰客、欺客等行为。要加强从业队伍建设,要把旅游从业队伍的管理、培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加强旅游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旅游从业队伍,严格执行资格认证和执证上岗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树立和维护娄星区旅游良好形象,打造娄星区文化旅游品牌。

   (娄底市旅游外事侨务局 供稿)